機油質量的鑒別與選用。
機油質量的鑒別與選用
(一)新機油質量的鑒別與選用
目前,市場 >市場的機油并非那么“純潔”,以次充好,以劣充優的現象普遍存在。當你需要購買機油時,如果不具備質量鑒別和牌號識別能力,應請專門的技術員或經驗豐富的技工幫助選擇。
1.觀察機油顏色
國產正牌散裝機油多為淺藍色,具有明亮的光澤,流動均勻。凡是顏色不均、流動時帶有異色線條者均為偽劣或變質機油,若使用此類機油,將嚴重損害發動機。進口機油的顏色為金黃略帶藍色,晶瑩透明,油桶制造精致,圖案字碼的邊緣清晰、整齊,無漏色和重疊現象,否則為假貨。
2.識別機油牌號和試驗粘度
國產桶裝機油分汽油機油和柴油機油兩種。汽油機油按粘度分為HQ?6、HQ?6D、HQ?10和HQ?15四種牌號,氣溫低應選用牌號數字小的或帶“D”字的機油,氣溫高應選用牌號數字大的機油。柴油機油按粘度分為HC?8、HC?11和HC?14號三種牌號,選用原則與汽油機相同。隨著我國機械行業與國際標準逐步接軌,機油的牌號也逐漸與國際標準相適應,目前有些國產機油的牌號已使用進口機油標準牌號,具體選用方法與下述相同。
進口機油以豐田純牌機油為例:轎車應使用5W?40機油,它能確保轎車的潤滑效果;增壓柴油機應使用CD?30機油;一般車輛冬季使用SG10W?30機油,夏季使用SG?30機油。
3.聞氣味
合格的機油應無特別的氣味,只略帶芳香。凡是對嗅覺有異味的機油均為變質或劣質機油,不可使用。
(二)使用中機油的鑒別
鑒別使用中機油的質量,是確定是否需要更換機油的依據。
1.油尺鑒別
抽出機油標尺對著光亮處觀察刻度線是否清晰,當透過油尺上的機油看不請刻線時,則說明機油過臟,需立即更換。
2.傾倒鑒別
取油底殼中的少量機油注入一容器內,然后從容器中慢慢倒出,觀察油流的光澤和粘度。若油流能保持細長且均勻,說明機油內沒有膠質及雜質,還可使用一段時間,否則應更換。
3.油滴檢查
在白紙上滴一滴油底殼中的機油,若油滴黑點很大,呈黑褐色且均勻無顆粒,周圍浸潤很小,說明機油變質應更換。若油滴黑點小而且顏色較淺,周圍的浸潤痕跡較大,表明機油還可以使用。
以上檢查均應在發動機停機后機油還未沉淀時進行,否則有可能得不到正確結論。因為機油沉淀后,浮在上面的往往是好的機油,這樣檢查的只是表面現象,而變質機油或雜質存留在油底殼的底部,從而可能造成誤檢。二、機油的添加與更換
(一)更換與添加的確定
有人認為,發動機的機油不能添加,而只能采用更換的方式,其實這應依據實際情況來判斷。有時機油量的減少并不代表機油質量的下降,只是因為某一原因所造成,直接更換,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新發動機在完成磨合后應將機油更換并清洗油道,不可添加,其目的是排除磨合期內所產生的機械雜質。對于工作狀況很差的發動機,比如氣缸竄氣嚴重,新更換的機油往往會很快失效,此時應結合發動機的大修一并更換機油。
發動機在完成磨合之后所更換的機油應根據其消耗量的大小定期檢查和添加,但添加的次數不能超過兩次。若一直添加下去,表面上看機油量是充足的,實際上卻包含了大量對潤滑不利的雜質和膠質,使潤滑的機油量大大減少,必將加速機件的磨損。所以,應依據更換的標準進行更換。有些同志特別是農村的機手,為了省錢地添加下去,使油底殼中的機油變成了粘度很大的瀝青狀,在冬季時連起動都因阻力過大而無法進行。殊不知,省了幾個錢,毀了一臺機。(二)更換機油的方法
1.起動發動機,待發動機溫度升至正常工作溫度后,趁熱將廢機油放凈(包括機油粗濾器和散熱器內的機油)。
2.按機油和柴油1:1的比例配制清洗油,將清洗油加至規定的油面高度。起動發動機,中速運轉5~10min,趁熱將清洗油放凈,必要時進行兩次清洗。
3.清洗或更換機油濾芯,一次性濾清器更換,離心式機油細濾器應清洗轉子內腔。
4.安裝機油濾清器時,應將濾清器內灌滿清潔的機油,以確保起動初期油道內機油的數量,防止起動性磨損。
5.選擇適當牌號的機油加入油底殼,待出油口流出干凈機油時擰緊放油螺塞,并將油面調整至規定高度。
6.更換機油后應檢查機油壓力,若壓力發生變化,應依據有關規定預以調整。
7.加機油的發動機應在不點火的情況下使發動機轉動,直至機油壓力表有指示后,方可起動發動機,以免造成運動機件的起動性磨損。
總之,正確選用、檢驗和更換機油,是確保發動機使用效果和延長其使用壽命的重要環節,引起車輛使用和維保人員的高度重視。
以上內容由山東潤滑油生產廠家整理!